在赣州的客家地区,“迎故事”是一项独具特色且充满魅力的民俗活动。
“迎故事”通常在重大节日或喜庆时刻举行,整个活动热闹非凡,洋溢着欢乐与祥和的气氛。
活动前夕,人们精心准备,制作精美的故事台架,挑选出色的表演者。
到了迎故事的那天,街头巷尾人头攒动。故事台架上,装扮华美的人物栩栩如生,演绎着古老的传说、历史典故或民间故事。
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悠扬的唢呐声,迎故事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行。队伍中的人们身着鲜艳的传统服饰,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。
每一个故事台架都是一件艺术珍品,精美的雕刻、绚丽的色彩,无不展现出客家人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沿途的观众欢呼雀跃,为精彩的表演喝彩。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,感受着这热闹的氛围。
赣州客家迎故事,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,更是客家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,它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记忆、民俗风情和精神寄托,让人们在欢乐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●扛花子酒与鲤鱼花灯:
赣州客家扛花子酒这一独特的习俗,其起源可追溯到久远的过去。在早期,客家人迁徙至赣州地区,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。为了庆祝丰收、祈求平安和增进邻里之间的情谊,扛花子酒的习俗应运而生。最初,扛花子酒可能只是简单的分享自家酿造的美酒,人们相聚在一起,以酒为媒,交流情感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一习俗不断发展和丰富。扛花子酒逐渐成为重要节日、婚丧嫁娶等场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酒的品质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,从简单的米酒发展到各种精心酿制的特色酒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扛花子酒还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象征意义。它不仅是物质的分享,更是精神的传承,代表着客家人的团结、互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在赣州的客家文化中,扛花子酒与鲤鱼花灯是两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。
扛花子酒是一种充满喜庆与祝福的传统习俗。在重要的节日或庆典上,人们会精心准备一坛坛香醇的花子酒。这些酒坛被装饰得五彩斑斓,寓意着生活的多姿多彩。壮汉们扛起这些酒坛,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吆喝声,走街串巷。他们步伐整齐,气势豪迈,酒坛上的彩带随风飘舞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而鲤鱼花灯则是客家文化中富有寓意的艺术品。鲤鱼象征着吉祥、富足和年年有余。鲤鱼花灯制作精巧,形态逼真,色彩鲜艳。在夜晚点亮时,璀璨的灯光透过薄纸,映照出美丽的图案。人们手持鲤鱼花灯,穿梭于街头巷尾,形成一条流动的光带。这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的氛围,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在社会的变迁中,尽管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,赣州客家扛花子酒依然顽强地传承下来。如今,它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,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符号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